我們也有 Google+專頁 地藏禪寺: 慈悲三昧水懺講話(影音)

慈悲三昧水懺講話(影音)

 ~覺光法師主講
  慈悲三昧水懺緣起於唐朝知玄和尚悟達國師,他十世為高僧戒律精嚴。居安國寺,道德昭著,懿宗皇帝親臨法席賜沉香法座,名利心起於德有損,膝上忽生人面瘡,眉目口齒具備,以飲食餵之則開口吞啖,與人無異,名醫拱手默然…
    迦諾迦尊者示現病僧與之結緣於前,後於西蜀彭州九隴山化三昧神泉令他清洗人面瘡,化解漢朝時袁盎殺晁錯之冤業。因述為懺法,朝夕禮誦,後傳播天下!今之懺文三卷者,乃斯文也。蓋取三昧水洗冤業為義,命名為水懺,此悟達國師感念迦諾迦尊者之異應。 
              覺光法師秉承地皎導師恩師上人之地藏洪願,振法鼓、立法幢,講解「慈悲三昧水懺」,教導您我禮佛拜懺滌淨冤業,明白佛陀真理,止惡向善,共乘佛道,祈勉十方信眾同霑法益!


這次要介紹《慈悲三昧水懺》中「慈悲」這兩個字。《大智度論》:「大慈與一切眾生樂,­大悲拔一切眾生苦;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,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。」十方諸佛菩薩示現­種種的善巧方便,悲智雙運,希望眾生能夠離苦得樂,得到究竟的解脫,這是諸佛菩薩對待­一切有情、無情眾生的心懷。我們學佛修行在行慈悲時,要特別以智慧來觀照,不要變成濫­慈悲,助長了眾生貪瞋癡的習氣,讓對方產生依賴的心理,與過份的要求,最後對方不但不­懂得感恩,反而惹出毀謗、瞋恨等罪端。沒有智慧的慈悲,不但不能利益別人,更會傷害自­己,一定要特別注意。



第八集(VOL8)
法句譬喻經上記載,有一天帝釋天發現自己出現五衰相,表示天人的壽命要盡了,祂註定要下生投生在一隻驢母的肚子裡。這時祂趕緊來到佛陀前,向佛陀頂禮並至誠的皈依三寶。這時帝釋天的神識剎那間來到的驢胎,但是因為母驢挨了主人打動到胎氣,驢胎被打掉了,帝釋天的神識才得以回到天上,免受墮入畜生道的大苦。這個故事說明了皈依三寶的不可思議功德力。佛陀開示,諸法因緣所生,諸法因緣所滅。即使貴為帝釋天也不是永遠不變的,只有學佛修行斷盡煩惱無明,才有解脫的一天。

第七集(VOL7)
  懺悔是偉大的佛陀教導眾生,希望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方便法門。佛陀時代的阿闍世王,為了要奪取王為,而殺害了親生父親,後來得到全身生滿惡臭爛瘡的果報。當時的醫王耆婆為王解說佛陀的開示:「有二種善法能救度眾生。第一慚、第二愧。」慚是來自內心的羞恥,愧是發露向人表白出來。阿闍世王在父親頻婆娑羅王的警策之後,來到佛陀面前懺悔過去所造的種種罪業,並且在世尊慈悲開示之下,增長菩提善根,痛改前非,後來成為當時佛教的大護法。



第六集(VOL6)
唐懿宗時的悟達國師,年輕時遇到一位生惡病的出家人,並盡心的照顧這位生病的出家人。佛陀開示:「見一切疾病人,常應供養如佛無異。」八福田當中,看病福田,是第一福田。我們人一出世就要面對老、病、死這些無常的壓迫,病人在病苦的壓迫下,最需要我們的幫助和關心,如果生病的是家人,我們千萬不要埋怨,更要以懺悔心來替他們懺悔,並懺悔我們的業障,以祈求共業減輕,解冤釋結,讓病人早日恢復身心的安樂。

    佛經記載:「我慢高山不出德水。」一個學佛修行的人,如果用輕慢心、憍慢心或怠慢心面對事情,都會障礙自己的道業。悟達國師修持得這麼好,十世都是大修行人,卻因為境界太平順,起了名利心而業障現前。「慢」是眾生輪迴生死的六大根本煩惱之一,一定要謹慎觀照,用感恩心面對逆境,用懺悔心面對順境,逆來順受,順來更要逆受,千萬不能因為一念「順貪」,反而讓得來不易的善緣順境變成障道因緣。 



  唐懿宗時的悟達國師,年輕時遇到一位生惡病的出家人,並盡心的照顧這位生病的出家人。佛陀開示:「見一切疾病人,常應供養如佛無異。」八福田當中,看病福田,是第一福田。我們人一出世就要面對老、病、死這些無常的壓迫,病人在病苦的壓迫下,最需要我們的幫助和關心,如果生病的是家人,我們千萬不要埋怨,更要以懺悔心來替他們懺悔,並懺悔我們的業障,以祈求共業減輕,解冤釋結,讓病人早日恢復身心的安樂。




    凡夫眾生,隨生死流,入無明海,常被無明覆慧,煩惱覆心,經云:「罪從因緣生,亦從因緣滅」。所以,我們要學習懺悔法門,「懺悔」不但是一種美德,更是降伏煩惱習氣最好的法寶。所以,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,只要我們提起一念精進勇猛的心,發露真誠懺悔之意,把握「勤修戒定慧,熄滅貪嗔癡」的菩提覺念,相信在這「覺迷返照」、「轉識成智」的過程中,我們能如飲甘露清泉般,時時自在,日日吉祥。




   
第二集(VOL2)
    經典記載「假使百千劫,所作業不亡,因緣際遇時,果報還自受」,在學佛修行的菩提道上,人生難免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罪、福和因緣」這七件事,當我們遇到人生的順逆變異時,能夠了解信受,運用清明的智慧,用懺悔心來感恩順境,用感恩心來面對逆境,在這「逆增上緣」中,如同青松與花的比喻,藉由真誠懺悔的覺念,進而體會「善似青松惡似花,看看眼前不如它;有朝一日遭霜打,只見青松不見花」的善惡生滅法。



    將佛法的真義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,將佛法的妙趣懂得應用在家庭,就像觀世音菩薩,像地藏菩薩、像佛陀那樣的慈悲、能夠關照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,並了解學佛修行要把握六大心:懺悔心、歡喜心、恭敬心、警覺心、愛護心、團結心,以感恩心來行持這六大心,這樣就不會跟人家有罣礙,更能夠止惡向善!所謂經典記載「假使經百劫,所作業不亡,因緣際遇時,果報還自受。」(引用法句譬喻經琉璃王攻打舍夷國,目犍連尊者運用神通,解救舍夷國之釋迦族於缽中置於虛空中,然而……業報難逃,唯有靠懺悔的力量,才是究竟之道!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評論聲明
■請遵守佛陀的教誨---五戒十善,請勿謾罵
■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
■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
■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

最新迴響

【轉載圖文請先徵求同意】 台北地藏禪寺版權所有 Copyright© Reserved,2012 . 技術提供:Blogger.